編者按:今年下半年即將舉辦的第14屆海峽兩岸及港澳新聞研討會目前已啟動籌備工作,並開始征集四地意見,確定此次研討的主題。這是為確保研討會富有成效,20多年來壹直遵循的規則和必經的程序。那麽,這20多年四地同業都研討了什麽問題呢?為此,我們梳理了歷屆研討會的議題,從中不難看出,這些議題都是四地同業共同關註的熱點問題,也從壹個側面反映了四地新聞業的發展狀況和異同。同時我們還節選了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程曼麗為第十三屆研討會撰寫的論文《從無到有搭建平臺 由點及面推動發展》的部分內容,與大家分享,為大家了解研討會提供參考。
從無到有搭建平臺 由點及面推動發展(節選)
文|程曼麗
海峽兩岸及港澳新聞研討會作為四地新聞交流的重要平臺,推動了兩岸及港澳新聞人、新聞業的交流與合作,更成為兩岸關系發展的先行者和催化劑。縱觀歷屆研討會,我們可以從中發現壹些令人欣喜的變化。
由虛到實,漸入佳境
在首屆研討會上,時任中國記協臺港澳辦公室主任柏亢賓、時任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主席、成報副總編輯楊金權和時任臺灣“中國新聞學會”理事長楚崧秋(從左至右)壹起慶賀研討會的召開
雖然在首屆海峽兩岸及香港新聞研討會的籌備會上,三方就會議機制、研討方式等達成壹致並形成規則,包括會議以學術研討的方式進行,設主持人、主講人及評論人席位;論文議題由承辦方擬定,並爭得各方同意等等。但是從最初幾屆研討會的情況看,該平臺情感交流的成分更勝於業務探討。
原因在於,首先,當時兩岸三地媒介生態差別很大,與會者在新聞實務方面缺乏共同的經驗和話語,彼此的熟悉、了解才是當務之急。這種情況也通過研討會的議題設置反映出來。譬如在香港舉辦的首屆研討會上,就設有“大陸、臺灣、香港傳播事業發展概況”的題目,主講人的發言內容也多半是介紹性的。
其次,當時香港、澳門尚未回歸,四地新聞業各有其發展軌跡和業務重心,沒有形成共同的關註點,更未形成後來提出的“建立全球性華文新聞網絡”的視野和觀念。因此,即便是就同壹個議題展開討論,也難免出現各說各話的情形。當然,這並不妨礙四地新聞人的情感交流。
其後,隨著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以及媒介生態的變化,隨著大陸地區的快速發展及其國際輿論關註度的提高,特別是1997年香港回歸以後,對於四地的新聞人而言,壹個彼此關聯的新視界被打開,加強合作、共謀發展的理念和目標也逐漸建立起來。與此相應,海峽兩岸及港澳新聞研討會也超越了人員交流的層面,進入了實質性的業務交流、學術交流階段。從研討會論文議題的設置中也可以看出這種變化。很明顯的壹點是,前四屆研討會的題目大都比較宏觀,譬如“新聞報道的正確性與新聞價值”、“傳媒的經營與管理”、“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的平衡”等等,確有如同壹位香港同仁所說的新聞教科書的特點。但是1999年以後,研討會的議題就具有了壹定的問題意識和專業導向性。2000年以後,研討會更是在原有若幹題目的基礎上增加了壹個主標題,從而使業務及學術探討更加具體、務實,也更加具有現實針對性了。、
第二屆研討會現場
由淺入深,彰顯特色
在第六屆研討會上,時任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肖東升(右)和香港文匯報副總經理張新峰交流
進入新世紀以來,海峽兩岸及港澳新聞研討會每屆設置壹個主題,以突出重點,彰顯特色。2000年第六屆研討會至2011年第十二屆研討會的主題分別是:“網絡時代對新聞傳播的沖擊”、“新世紀、新挑戰、新任務”、“二十壹世紀傳媒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全球化時代新聞傳播中的人文關懷”、“新世紀傳媒的創新與發展”、“金融危機與傳媒的發展和挑戰”、“傳媒面對新科技的挑戰與機遇”。盡管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的政治制度、社會結構不同,但是對於四地而言,上述主題無疑具有共性特征,是各方從業者近年不得不面對並亟待解決的問題。因而與會者們均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其中,各抒己見,獻計獻策,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氛圍。共同的關註亦使研討內容層層展開,環環相扣,由表及裏,不斷深入。
譬如關於“新世紀傳媒的創新與發展”問題,有大陸學者認為,科技的發展創造了許多過去不曾有的傳媒型態,使傳媒之間的整合方式更為豐富多樣。各種傳媒都可以在數字化的基礎上相互滲透和自由組合。而當今時代媒體生態的特征就是並存、互補、融合、創新。
而新時期四地傳媒的合作或整合發展問題,更是為各方與會者屢屢提及,津津樂道。譬如來自臺灣的黃肇松先生認為,四地過去20年的交流已為媒體合作奠定了基礎。展望未來,四地媒體的合作必須放在全球化的視野中來考量,這符合網絡時代的要求,而合作的方向,必然是建構壹個屬於全球華人社群的華文網絡平臺,籍此可以將中華文化產業做大做強。黃先生的話表達了四地與會者的共同心聲,這壹願景也必將在未來實現。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及港澳新聞研討會第壹子題研討現場,圖為臺灣聯合報系辦公室副主任範淩嘉在做主題發言
香港新聞工作者聯合會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任何圖文或建立鏡像
客服郵箱:gapphk@163.com 製作單位:香港新聞工作者聯合會
Copyright©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